預防醫學

肺癌發病率全國第一,最大元凶是吸煙還是吸霾?

作者:伊文 來源:搜狐健康 日期:2017-01-03
導讀

         在經曆了持續3天的跨年霾之後,北京在新年的第2天重見藍天。然而好景不長,根據市空氣重汙染應急指揮部發布的消息,霧霾將於今晚卷土重來,重汙染橙色預警預計延續至1月4日,北京市民也將在霧霾昭昭中迎接2017年的首個工作日。 2015年發表在美國癌症協會主辦的《癌症臨床醫生雜誌》上的調查數據指出,2015年中國有429.2萬例新發腫瘤病例和281.4萬例的癌症死亡病例,其中肺癌是發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

關鍵字:  肺癌 |  | 吸煙 |  | 吸霾 

        在經曆了持續3天的“跨年霾”之後,北京在新年的第2天重見藍天。然而好景不長,根據市空氣重汙染應急指揮部發布的消息,霧霾將於今晚卷土重來,重汙染橙色預警預計延續至1月4日,北京市民也將在霧霾昭昭中迎接2017年的首個工作日。

        2015年發表在美國癌症協會主辦的《癌症臨床醫生雜誌》上的調查數據指出,2015年中國有429.2萬例新發腫瘤病例和281.4萬例的癌症死亡病例,其中肺癌是發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並居癌症死因之首。

        一輪又一輪的空氣重汙染預警使霧霾又成為了眾矢之的,有關霧霾引發肺癌高發的各種傳言也令公眾倍感焦慮,不少煙民嚇得趕緊抽口煙壓壓驚……等等,吸煙的致癌風險,難道不比霧霾更大嗎?霧霾天吸煙,對健康的危害是否會“雪上加霜”?

        本期【有請大醫生】我們特邀中國控製吸煙協會副會長、中國抗癌協會科普宣傳部部長,首都醫科大學肺癌診療中心主任、宣武醫院胸外科主任支修益教授來為我們說一說吸煙和吸霾,到底哪個致癌風險高。

Q:室外霧霾嚴重,室內空氣質量是否比室外更好?

        不是這樣。

        根據國家環境保護部門和疾病預防控製中心室內環境監測專業人士提供數據看,在門窗關關閉良好,完全封閉的情況下,室內PM2.5濃度是室外的20-30%。如果室外PM2.5濃度是100,室內PM2.5就是20-30;假如室外空氣汙染指數是300,那麼室內就是100左右。

        這還隻是門窗緊閉的情況,如果有人進來或出去,開一會兒窗戶再關上,室內PM2.5指數就會迅速升高。假如霧霾天一直開著門窗,那麼室內外的空氣汙染程度實際上沒有明顯差別。

        絕大多數人每天工作、生活、飲食、睡眠都是在室內,至少有80%-90%的時間是待在室內的。所以我們一直在強調,室外空氣汙染和霧霾雖然嚴重,但民眾更應該重視室內空氣汙染,包括煙草煙霧汙染、廚房油煙汙染,房屋裝修裝飾材料汙染(苯、甲醛和氡汙染等等),還有一個就是重視心理汙染,保持愉快的心情。霧霾天兒更要重視通過改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及采取相關的霧霾防護措施,是能夠降低室內空氣汙染程度,保護我們的健康。

Q:PM2.5的致癌風險有多高?

        PM2.5又稱可吸入細顆粒物,是環境空氣中直徑小於2.5微米的顆粒物,PM2.5準確來說不是一種汙染物質,而是一種計算顆粒大小的單位描述,類似“1個厘米,2個厘米”這樣的一個計量單位。這種可吸入細顆粒本身和致癌沒有什麼因果關係,目前我們也不可能回答“1厘米的東西能致癌,還是2厘米的東西更致癌”這種問題。

        大家對PM2.5有一種恐慌情緒,主要是因為第一,這種長期漂浮在空氣中的可吸入顆粒物易附著上空氣中的有毒有害物質。形象點兒說,它好比一輛開進肺泡內的出租車,是否有危害,危害有多大,主要取決於它搭載什麼樣的物質。

        第二,PM50的顆粒可以被我們人體鼻腔中的鼻毛擋在體外,PM10顆粒則可以通過氣管支氣管表麵的黏膜能夠咳出體外。而PM2.5這種可吸入顆粒物太小,它可以通過鼻腔到達氣管、支氣管、細支氣管,直至肺泡組織。人體的各種防禦機製,對PM2.5來講幾乎是束手無策。

        如果是在機動車密集的地方,PM2.5可吸入顆粒物的表麵的附著物就以二氧化氮為主;如果是在重工業基地如煤礦鋼鐵地區,則以二氧化硫為主;如果是在香煙煙霧繚繞的室內或布滿油煙的廚房,它搭載的就會是室內空氣汙染的有害物質或致癌物質。

        所以,真正致癌的並不是PM2.5本身,而是它的附著物,也就是環境中的有害致癌物質。

Q:新聞報道稱北京霧霾空氣中發現了抗生素的耐藥基因,是否意味著吸霾時間長了以後再用抗生素就無效了?

        在中國,PM2.5的健康危害,特別是長期的健康影響,現在下任何結論都為時尚早。首都北京也僅僅是從2014年開始才啟動將PM2.5作為空氣質量評估標準的試點工作,2015年才正式開始以PM2.5濃度作為衡量空氣質量的標準,在這之前並沒有相關的臨床研究數據。

        不管什麼樣的針對PM2.5對健康造成危害的臨床研究,無論是國外的流行病調查數據,還是實驗室中的科研成果,要想得到確切的研究結論都需要更長時間的跟蹤調查和更大的研究樣本量。我們真心希望能夠像研究煙草導致肺癌高發的吸煙指數一樣,盡早研究確定出影響肺癌或和COPD(慢性阻塞性等疾病相關的“霧霾指數”。

        比如,等到了2020年,北京已經有了5年完整的PM2.5對疾病和健康人群的影響數據,霧霾高發地區與PM2.5相關的疾病譜變化曲線,以及所謂的霧霾導致抗生素耐藥菌的形成等科學數據,也就是說隻有到了那個時候,我們才能用流行病的數據和科學的事實去說話。

        另外,含有耐藥基因並不等於一定會使人類對抗生素產生耐藥性,產生耐藥機製也並不等於有致病作用。所以,沒必要對於霧霾產生過度恐慌。

Q:吸煙和吸霾,誰是致癌的最大元凶?

        以北京為例,2015年霧霾天氣僅占全年的15%左右,也就是說一年有接近有85%的時間沒有出現霧霾或出現重度的空氣汙染;而在浙江杭州,出現霧霾或重度汙染天氣的時間和頻率更少。

        現在全國各級各地政府針對霧霾的各種預警機製非常完善,重度汙染期間涉及排汙的相關企業要停產,建築工地要停工,汽車要限行,小學和幼兒園會采取停課、限製中小學學生戶外活動等各種防護措施,這些措施都大大減少了霧霾天氣對健康的影響,尤其對於那些已經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人群,以及老人、兒童、孕婦等需要著重保護的特殊人群。

        至於室內煙霾的健康危害,煙草中有上千種化學物質,幾百種有害物質,現已明確的致癌物有69種。幾十年來,已經有幾十項流行病和臨床研究證據證實煙草對健康的危害,特別是對肺癌發病的影響,並確定了肺癌的吸煙指數即每天吸煙超過20支,連續吸煙超過20年,吸煙指數超過了400(20×20),就是肺癌的高危人群。

        另外,想提醒煙民朋友和長期遭受二手煙暴露的朋友,二手煙煙霧中的有害物質顆粒的直徑僅僅是0.35-0.45微米,如果說PM2.5可吸入顆粒物可以“一路暢通”地進入肺泡組織,那麼更小的二手煙顆粒物所侵襲的部位就絕不會僅僅局限在肺泡,而是深入至全身的血管和血液中。

        其實,煙民吸煙幾十年以後,肺的彈性,肺的顏色要比不吸煙的人要差許多,肺泡組織的功能也會受到嚴重損害。

        目前,由於霧霾與疾病發病機製和流行病的相關研究尚處於起步階段,缺乏類似的“霧霾指數”及霧霾和肺癌發病關係研究的確切數據。

        不過,可以確定的告訴大家,如果在霧霾天氣還同時吸煙,尤其是在室內吸煙讓別人遭受二手煙的暴露,對於煙民和遭受二手煙的人群的健康傷害一定會成倍增加,如果再加上廚房的油煙汙染和室內VOC(氮、甲醛、苯等)的汙染,室內的“PM2.5爆表”的程度肯定比室外還嚴重。所以說,室外的霧霾+室內的煙霾造成的健康危害更大。

Q:柴靜在《穹頂之下》中稱其女兒的良性腫瘤由霧霾所致,霧霾真的會引發兒童癌症嗎?

        北京地區,以及我國的華北地區屬於霧霾頻發或者是高發地區,目前尚沒有霧霾和良、惡性腫瘤發病關係的臨床研究結論和相關統計數據。因此,不能說霧霾一定會引發兒童腫瘤,包括良性和或惡性腫瘤。

        作為媒體人,原CCTV主持人柴靜製作的《穹頂之下》喚起政府和社會公眾對霧霾的關注,對空氣汙染防治的關注,值得稱讚,希望國家有關部門給予高度重視並切實采取有效中長期措施。在沒有獲得霧霾與疾病發病關係的科學數據前,也不要過分誇大霧霾疾病發生的影響和健康危害,公眾和百姓沒必要看了此片後就過度擔憂,要相信政府會采取有效措施遏製住不斷加重的空氣汙染趨勢。

Q:“紅色預警”期間咳嗽感冒發燒的孩子增多,是因為霧霾嗎?

        其實,每年即使沒有霧霾和“紅色預警”,冬季也是兒童上呼吸道感染的高發時段,所以要加大加速這方麵的臨床研究。目前尚沒有北京地區霧霾和兒童呼吸道疾病關係的確切研究數據和專家結論。所以,很難說清孩子出現咳嗽發燒嗓子疼等呼吸道症狀是否由霧霾所致。

        不過,可以肯定的建議是,霧霾或空氣汙染指數提示嚴重汙染的天氣裏,盡量讓孩子減少外出,盡可能地減少開門窗的次數。如果一定要出門,也必須要做好充分的防護措施,可以有效減少重度空氣汙染對兒童健康的傷害。

Q:吃蘿卜吃木耳清清肺,能抵消霧霾對肺的傷害嗎?

        我們吃的食物通過消化係統進行消化吸收,而可吸入細顆粒物PM2.5是通過鼻腔進入了呼吸道和呼吸係統,二者沒有任何交叉,要期盼靠吃東西把呼吸道中的有害物質“清出去”肯定是不可能的。

        減少霧霾對身體的傷害,必須要從預防做起,最大程度減少外出,減少霧霾的吸入量,包括霧霾天減少在室外停留的時間,霧霾天氣在室內時要盡量避免開窗,中老年朋友更不要在霧霾天做晨練或戶外運動,必須外出時保證做好戴口罩防護措施等等。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