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圖

醫學快訊

【2017 ISC】血管內治療走向何方

在2月22日上午,來自皇家墨爾本大學的Bruce C Campbelll教授就此問題進行了5大研究的彙總分析研究。該研究薈萃分析了HERMES血管內治療的研究中。(MR CLEAN, ESCAPE, REVASCAT, SWIFT PRIME, 及EXTEND IA)。[詳細]

【2017 ISC】顱內大血管病變藥物治療VS 支架治療

2月22日美國休斯頓舉行的國際卒中大會中,關於大血管病變的主要話題來自於藥物治療Vs 支架治療。除了王伊龍教授介紹的藥物策略外,也有來自美國的SAMPPRIS團隊對亞組分析,同時Wengui Yu教授團隊帶來的Weave研究提出了不同的意見。[詳細]

臨床研究

臨床研究

【2017 ISC】NICE研究:尼莫地平並不能改善卒中後認知障礙

2月23日天壇醫院鄭華光副主任醫師在ISC上報道了尼莫地平在卒中後認知障礙中的療效研究。卒中後輕度認知功能障礙是血管性認知障礙的早期階段,在卒中患者中非常普遍,大約半數以上的卒中患者會在前三個月的隨訪發現血管性輕度認知功能缺損,而之後的3-5年他們可能會發展為血管性癡呆。目前對於血管性癡呆的幹預藥物...[詳細]

【2017 ISC】Shake,Rattle&Roll研究:控製美國黑人血壓

北加州Kaiser Permanente是一個綜合醫療體係,研究發現該體係中的黑人血壓控製要差於美國白人,於是研究者提出需要更加嚴格控製血壓。“Shake, Rattle and Roll” (SRR)研究(搖搖、調調、滾滾)是命名依據1)搖搖:搖鹽瓶的習慣;2)調調:隨意的血壓控製現狀;3)滾滾...[詳細]

【2017 ISC 】STRATIS研究:院間轉運是血管內治療的影響因素

盡管受到療效受到時間的影響,血管內治療仍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發生前循環大血管閉塞時的有效治療。本研究假設醫院間轉運會延誤血管內治療的時間,使得患者的獲益減少。[詳細]

【2017 ISC】PICASSO研究:伴有出血轉化或多發微出血的腦梗死患者,西洛他唑vs阿司匹林

伴有出血轉化或多發微出血的腦梗死患者,如何治療一直是卒中醫師頭痛的事情。隨著影像技術的進步以及患者壽命的延長,越來越多的患者被發現存在出血轉化或多發微處血。老牌“阿司匹林”是否能繼續最合適,又或是需要新的治療方案。西洛他唑是一種由日本大塚公司研發的抗血小板藥物,其機製不同於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它可...[詳細]

【2017 ISC】ARIC研究亞組: 基於社區人群的顱內微出血影像研究

有研究提示顱內微出血的位置可能和不同病理機製相關,腦葉微出血可能和澱粉樣血管病相關,而深部微出血則可能提示存在高血壓所致的血管玻璃樣變。不同位置的微出血和哪些血管性危險因素相關,是否有其他影像學參數可以提示病理改變?[詳細]

【2017 ISC】SOCRATE亞組分析:動脈粥樣硬化卒中患者替格瑞洛與阿司匹林孰優孰劣?

本次在2017 ISC公布了動脈粥樣硬化的亞組分析, 將13199例非心源性卒中的輕型卒中患者或高風險TIA患者在發病24小時內隨機予以阿司匹林或替格瑞洛治療,研究者將這部分患者分為額動脈粥樣硬化型和非動脈粥樣硬化型兩組,研究卒中的發生率、心肌梗死及90天死亡率。 [詳細]

【2017 ISC】TARIS研究:三聯抗血小板治療在缺血急性期/TIA患者中的預防複發的探索

缺血性卒中急性期和TIA患者存在較高的複發風險。依據目前指南,對於這類人群推薦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的雙聯抗血小板治療,並且雙聯抗血小板的預防效果治療優於單抗。那麼更為強效的抗血小板治療是否會取得更好的預防效果呢?[詳細]

【2017 ISC】PRINCE研究中期結果報告

2月23日來自北京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天壇醫院的王伊龍教授在2017年休斯頓ISC的Late Breaking Science中報道了PRINCE研究的新進展。會議現場,本研究的結果收到了國內外眾多研究者的關注。[詳細]

【2017 ISC】HeadPoST 研究:頭位在卒中治療中的作用

常識認為平臥可能增加吸入性肺炎的風險。美國AHA/ASA指南建議早期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若無缺氧的顧慮,建議采用半臥位,另外,對於對於存在氣道阻塞或誤吸、顱內壓增高的患者建議抬高頭位15-30°。[詳細]

【2017 ISC】 CHANCE研究亞組:雙抗在不同梗死類型的療效差異

2月22日美國休斯頓舉行的國際卒中大會中, 來自天壇醫院的王伊龍教授介紹了CHANCE研究的亞組分析,該研究就大動脈粥樣硬化急性腦梗塞患者的藥物治療進行了亞組比較。既往研究發現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或腦梗死患者中雙聯抗血小板治療對於預防血管到血管的微栓子更有效。但也有研究發現在腔隙性梗死的患者中雙聯抗血...[詳細]

評論

主頁 | 廣告條款 | 法律顧問 | 聯係我們 | 友情鏈接 | 版權聲明 | 關於我們 | 誠聘英才 | 網站地圖

copyright©中國醫學論壇報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1486號

京衛網審[2013]第0193號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