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科

2023 北京瓣膜論壇 | 雲程發軔,踵事增華,第三屆北京瓣膜論壇隆重開幕

作者:醫學論壇網 來源:醫學論壇網 日期:2023-07-17
導讀

         2023年7月15日,由國家心血管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北京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心髒瓣膜病介入中心攜手亞太結構性心髒病青年俱樂部(AP-SHD)共同主辦的第三屆北京瓣膜論壇在北京隆重開幕!

        風好正是揚帆時,不待揚鞭自奮蹄!2023年7月15日,由國家心血管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北京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心髒瓣膜病介入中心攜手亞太結構性心髒病青年俱樂部(AP-SHD)共同主辦的第三屆北京瓣膜論壇在北京隆重開幕!高朋滿座,嘉賓雲集,眾多國內外結構性心髒病領域專家齊聚一堂,共同慶祝這來之不易的相聚,展望我國瓣膜介入診療領域的未來發展,助力北京及周邊地區結構性心髒病治療的普及和規範化發展。大會主席團,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宋光遠教授、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唐熠達教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陳暉教授共同主持了本次開幕式。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高潤霖院士、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黨委書記紀智禮教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院長張宏家教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周玉傑教授、北京醫院院長季福綏教授、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吳永健教授、法國波爾多裏爾大學附屬醫院Thomas Modine教授、香港加諾撒醫院林逸賢教授、四川大學學華西醫院陳茂教授、廣東省人民醫院羅建方教授、英國萊斯特大學醫院Jan Kovac教授、法國Didier Tchteche教授、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江洪教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嶽花蘭教授以及亞太結構性心髒病青年俱樂部的眾多成員共同出席了本次開幕式。

開幕致辭

BEIJING VALVE

高潤霖院士:規範、普及、提高,助力我國結構性心髒病領域規範發展

        我國結構性心髒病領域起步比世界晚了十年,但自2017年我國首款經導管主動脈瓣膜上市以來便發展迅速,高潤霖院士在開場致辭中表示,截至2021年低,我國已累積開展TAVR手術萬餘例。但就像很多領域一樣,我國TAVR手術數量也呈現二八定律,即20%的醫院完成了80%的TAVR手術,因此在我國TAVR領域快速發展的這一階段,需要進行學術交流、經驗交流、規範化推廣新技術,而在這樣一個關鍵時期,北京瓣膜論壇的出現意義巨大。本屆北京瓣膜論壇內容豐富,覆蓋結構性心髒病領域的方方麵麵,從術前、術中、術後管理和並發症處理的經驗交流,到新技術、新器械的示教展示,為廣大結構性心髒病領域醫師搭建了一個非常優秀的學術交流平台。在此,預祝本屆北京瓣膜論壇成功舉辦,助力我國結構性心髒病領域規範化發展!

紀智禮教授:建立標準與路徑,規範化瓣膜介入領域發展

       從冠脈介入治療開始,內科呈現逐漸外科化的趨勢,紀智禮教授在致辭中表示,如今內外科交流融合的趨勢愈發明顯,瓣膜介入領域更是如此,但作為一個近年來快速發展的新技術,仍需要盡快製定規範化診療標準與診療路徑。在這樣的背景下,北京瓣膜論壇這一大型學術交流討論平台的建立便顯得尤為重要,通過全國專家的深入討論交流,才能進一步明確瓣膜介入領域中的規範化操作流程及診療路徑,從而指導相關技術的開展及院內患者管理工作,因此北京瓣膜論壇的開辦,可謂是恰逢其時。在此,也希望借助北京瓣膜論壇這一平台,能夠討論出中國瓣膜介入領域相關指南共識,規範化我國瓣膜介入領域未來發展,將心血管內科專業建設的越來越好!

張宏家教授:學術交流,思想碰撞,促進中國心血管疾病治療高質量發展

        當前瓣膜性心髒病介入治療已經進入快速發展的軌道,張宏家教授在致辭中指出,我國經導管二尖瓣、三尖瓣介入治療技術已經與全球同步,為廣大瓣膜病患者提供了更多選擇。安貞醫院心髒瓣膜介入中心2023年上半年數據顯示,各類瓣膜介入治療已累計開展225例,團隊在宋光遠教授的帶領下,秉持“規範、全麵、創新、簡化、關懷”的理念,踏踏實實紮根臨床,勇於承擔危重患者的治療,展現了安貞不斷進取,敢於挑戰的精神風貌。北京瓣膜論壇聚焦實際工作中的難點、重點,旨在促進理念和技術的提升,希望與會的專家學者,在這一平台上充分發表真知灼見,在思想和技術的碰撞與交流中迸發出創新的火花。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會為瓣膜介入治療帶來更多規範化的管理策略,為中國心血管疾病治療的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季福綏教授:交流心得,輔助實踐,加速新技術推廣普及

       規範化培訓是醫師成長的階梯,是醫療行為標準化整體化的保證,它將過程與目的結合在一起,是去除良莠不齊現狀,實現我國醫療事業高水平發展的途徑。季福綏教授表示,隨著瓣膜介入領域在全球掀起的巨大浪潮,我國也迎來高速發展期。2021年我國TAVR臨床路徑正式發布,我們真切地看到新技術新理念在我國各大心髒中心開花結果,規範化TAVR手術最大程度的減少了患者的手術創傷,也加速了TAVR技術的推廣普及。在本屆北京瓣膜論壇中,將深入解讀TEER臨床路徑,這標誌著TEER技術也走上了規範化、精準化、全麵化管理的道路。新時代下瓣膜介入領域的發展,更需要專家們手把手點對點的經驗傳授,需要北京瓣膜論壇這樣的學術平台來交流心得,輔助實踐,將臨床中不確定、不敢做、不會做的問題講出來,共同分解學習,規範操作流程,這才是這場學術盛宴的真正目的。最後,預祝本屆參會的各位同道心有所想,學有所成,預祝本屆大會圓滿成功!

吳永健教授:上下求索,謀求發展,學術交流平台促進領域發展

        從十餘年前高潤霖院士帶領我們開始探索TAVR技術,到我們跟著在瓣膜病介入治療領域做最初的探索,再到以宋光遠教授為代表的新一代年輕專家孜孜以求,吳永健教授在致辭時回憶起我國瓣膜介入領域發展之路不禁感慨萬千。如今瓣膜介入領域發展的如火如荼,已成為心血管介入醫學中一個不可忽視的方向。而在全國瓣膜介入領域快速發展的今天,我們需要更多的學術交流平台,這些學術交流平台的建設,可以更大程度上促進領域內的建設發展。今天的會議上,可以看到我國眾多中青年專家齊聚北京,這也進一步說明了大家對瓣膜介入技術的重視,感謝全國同道對北京瓣膜論壇的大力支持,也預祝所有與會專家能夠滿載而歸!

Thomas Modine教授:分享經驗,關注教育,讓更多患者得到獲益

       乘著友誼的東風,Thomas Modine教授發表了熱情洋溢的開場致辭,歐洲與中國都有著古老的文化與曆史,而在瓣膜介入領域,TAVR誕生在法國,我們也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希望能將這些經驗分享給廣大中國專家,也相信在不久的未來,中國將回饋給世界更大的驚喜。另一方麵則是規範化教育,很榮幸能和北京瓣膜論壇合作,我們的內心都有推動領域快速發展的一腔熱血,最終以規範化培訓和教育的形式展現出來。如今中國瓣膜介入技術遍地開花,教育便十分重要,培養一個合格的術者能為患者帶來更多獲益,而推動教育培訓的普及是為更多患者帶來獲益的關鍵。作為一名心外科醫生,希望能在本次北京瓣膜論壇期間與各位專家共同暢所語言,搭建溝通交流的橋梁,進一步加強內外科合作,為廣大患者帶來更多臨床獲益。

林逸賢教授:學習學術,大愛創新,攜手共進,共同發展

        北京瓣膜論壇已經成為一個獨當一麵的學術交流平台,林逸賢教授在致辭中表示,我們這一代結構人是在巨人的肩膀上,中國瓣膜介入治療從無到有,從一枝獨秀到百花齊放,都是老一輩專家們用一生努力所換來的成果。當前我國結構性心髒病領域局部地區較強,需要進一步在全國範圍內普及,並加強國際影響力,因此我國瓣膜介入診療的未來任重道遠。在此,也希望廣大青年醫師在成長中能注意以下三個方麵,第一,不斷學習,需要不斷參加會議虛心學習,努力提高自身技術水平,為患者帶來更好的服務;第二,鑽研學術,不可難而不為,學術代表著總結技術的機會,是展示自身水平的契機,不可荒廢時間、資源;第三,大愛無疆,作為臨床醫師,需要有大愛作為不斷鑽研探索的精神支柱,同時也是不斷創新的動力,為廣大患者帶來更多獲益。最後,希望借助北京瓣膜論壇這一優秀的學術交流平台,各位能夠收獲技術,增進學術,廣交益友,攜手共進,不虛此行!

國家心血管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體係賦能瓣膜病專病研究聯盟發展&常聘教授授證儀式

BEIJING VALVE

        作為國內僅有的兩家心血管疾病領域的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之一,嶽花蘭教授首先詳細介紹了國家心血管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體係賦能瓣膜病專病研究聯盟發展內容及規劃,並指出,中心首要職責和任務便是以臨床應用為導向,以醫療機構為主題,以協同網絡為支撐,建設“臨床研究、協同創新、學術交流、人才培養、成果轉化、推廣應用”六位一體的國家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基地,最終構築國際一流的心血管疾病生物樣本和大數據平台,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高水平“心血管MDT”協作聯盟和研究集群,引領心血管疾病學科發展,帶動醫療服務能力和科研創新能力的整體提升!

        為更好完成國際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對瓣膜病專病研究聯盟發展的預期,本次會上,特別聘任法國波爾多裏爾大學附屬醫院Thomas Modine教授以及香港加諾撒醫院林逸賢教授,為國家心血管疾病臨床研究中心、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常聘教授,並由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副院長周玉傑教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科技處副處長嶽花蘭教授頒發聘用證書!

第十屆北京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結構心髒病學組成立儀式

BEIJING VALVE

        開幕式的最後,迎來了第十屆北京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結構心髒病學組的成立儀式,陳韜教授主持本次成立儀式。

        季福綏教授首先代表北京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對結構心髒病血族的成立表示熱烈祝賀!結構心髒病介入治療作為當今發展最快的臨床學科之一,國內各大中心在結構領域積累了相當多的經驗,經過我國眾多專家的探索和努力,國產器械層出不窮,新器械、新技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得到了證實,學習曲線不斷縮短,更廣泛的在臨床實踐中開展。值此結構心髒病介入技術蓬勃發展之際,第十屆北京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結構心髒病學組成立,相信隨著學組成立,各位專家能夠更好的交流結構心髒病領域的診療經驗,和精細化手術操作技巧,必將推動北京地區結構心髒病學科的發展,使更多的患者受益。

        吳永健教授在致辭中表示,北京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始終保持全國前列水平,其中結構學組更是代表著未來,本屆北京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結構心髒病學組由陳暉教授擔任組長,領導北京及周邊地區結構性心髒病領域的發展,希望在未來能夠進一步推動區域內結構性心髒病介入診療水平提升,協調發展各醫院結構性心髒病介入診療技術,加強協作,共同為廣大患者帶來獲益。

        隨後,第十屆北京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結構心髒病學組組長陳暉教授介紹了本屆結構學組的人員名單,並表示,未來一定將北京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結構心髒病學組打造成一個團結、有凝聚力的組織,並將進一步邀請北京地區的結構、超聲、麻醉、外科、康複、藥學等領域的國內外專家大力開展學術交流,開展各種形式的學術活動及培訓工作,推動北京地區結構性心髒病學不斷向前發展。

        開幕式的最後,在與會專家的共同見證下,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吳永健教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周玉傑教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陳暉教授、解放軍總醫院第六醫學中心陳韜教授、北京清華長庚醫院薛亞軍教授、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汪宇鵬教授共同宣布第十屆北京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結構心髒病學組正式成立!

第十屆北京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結構心髒病學組

(按姓氏拚音首字母排序)

組長:陳暉

副組長:陳韜、劉巍、宋光遠

委員:白靜、房芳、蔣鑫、劉誌、李忠佑、楊明、馬為、馬玉良、闕斌、任曉霞、王墨揚、王冉冉、王宇彬、王誌堅、汪宇鵬、徐世瑩、易鐵慈、張智勇、張慧平、趙博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