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

心血管代謝疾病除了這樣吃,還要這樣做

作者:佚名 來源:騰訊網 日期:2021-03-27
導讀

          心血管代謝疾病包括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冠心病、腦卒中等,不合理膳食和平時的預防不得當,是造成心血管代謝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那麼,預防心血管代謝疾病在平時的膳食中應該怎麼吃?日常生活又要注意什麼?一起往下看!

關鍵字:  心血管代謝 

        心血管代謝疾病包括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冠心病、腦卒中等,不合理膳食和平時的預防不得當,是造成心血管代謝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那麼,預防心血管代謝疾病在平時的膳食中應該怎麼吃?日常生活又要注意什麼?一起往下看!

        一、穀薯類

        穀薯類食物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礦物質B族、維生素、膳食纖維等。近年來,我國居民穀薯類消費量減少、動物性食物攝入增多,同時過度加工導致穀類中的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丟失,增加全穀物的攝入,有利於降低2型糖尿病以及心血管病發病和死亡風險。

        建議一般成年人每天攝人穀薯類250-400g,其中包括全穀物和雜豆類50~150g,薯類50~100g。建議每餐有穀類,烹調時“粗細搭配",如大米與糙米、雜糧(小米玉米和燕麥等)及雜豆(紅小豆、綠豆和芸豆等)搭配食用。

        二、蔬菜與水果

        攝入蔬菜水果具有心血管保護作用,每天攝人蔬菜和水果200g可以降低心血管病、癌症和全因死亡風險,增加蔬菜和水果攝入,可降低成年人高血壓、腦卒中及主要心血管病發病風險。

        建議一般成年人每天攝入300-500g新鮮蔬菜(深色蔬菜應占一半),每天攝人200~350g新鮮水果,果汁不能代替鮮果。

        三、魚類和畜禽肉類

        魚肉富含優質蛋白質,且飽和脂肪酸含量較低,不飽和脂肪酸較豐富,相對於較少或不攝入魚類者,增加魚類攝入能夠降低心血管病發病、死亡及全因死亡風險。建議成年人魚類每周攝入300-525g,采用煮、蒸等非油炸烹調方法,減少營養素的丟失。

        四、蛋類

        蛋類包括雞蛋、鴨蛋、鵝蛋等,經常食用的是雞蛋。雞蛋富含優質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但膽固醇含量也較高,在目前的研究中,雞蛋攝入與心血管病、糖尿病發病風險關係的結論尚不一致。總體而言,膳食膽固醇攝入能夠輕度影響血液膽固醇水平,提倡控製膳食膽固醇的攝入。

        建議一般成年人每周攝入雞蛋3-6個,對高膽固醇血症和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建議每天膳食膽固醇攝人小於300mg(約1個雞蛋黃)。如果攝人動物內髒、紅肉、蝦等其他含膽固醇較高的食物,則應減少雞蛋的攝人量。

        五、大豆及堅果類

        大豆中富含蛋白質、膳食纖維、鉀、鈣等營養素,研究發現大豆蛋白有助於降低血壓。《中國民膳食指南(2016)》推薦經常食用豆製品,每天食用大豆25g(相當於南豆腐約125g,或豆腐絲50g)。堅果富含脂類、蛋白質礦物質等營養素,適量攝入堅果有助於降低心血管病發病風險及全因死亡風險,飲食中加入核桃可改善血脂,且不會升高體重或血壓,目前建議每周適量食用堅果50~70g。

        六、奶類及乳製品

        奶類等乳製品種類多樣,是膳食鈣和蛋白質的重要來源,每天飲用牛奶可降低心血管病發病和死亡風險。與從不喝牛奶者相比,每天飲用牛奶150~300g者心血管病發病和死亡風險分別降低23%和19%;如果牛奶每天飲用量超過300g,心血管病發病和死亡風險進一步降低,分別降低41%和48%。

        每天攝人奶製品有助於改善空腹血糖、腰圍和體重指數,降低2型糖尿病發病風險,增加奶製品攝入有助於降低腦卒中死亡風險、減少高血壓發病風險,建議可以攝入不同種類的奶製品,約合每天150-300g的液態奶。

        七、茶、含糖飲料和咖啡

        多項研究顯示,與不飲茶者相比,每天喝茶的人發生心肌梗死和腦卒中的風險較低。我國 China-PAR 研究也表明,習慣飲茶的人(每周≥3次,每月茶葉消耗量≥50g)心血管病發病風險和死亡風險更低,尤其是多年長期保持飲茶習慣有助於預防心血管病。但長期飲濃茶會影響鐵的吸收,睡前飲濃茶可能造成興奮而影響睡眠,建議一般成年人適量飲茶每月茶葉消耗量為50-250g,綠茶為佳。

        含糖飲料指添加糖含量在5%以上的飲品,攝入過多增加肥胖、糖尿病與心血管病風險。添加人工甜味劑飲料的攝入也有同樣增加腦卒中、冠心病及總死亡風險,建議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

        有關咖啡與心血管健康的研究和分析主要來自西方國家,多數認為適量飲用咖啡具有心血管保護效應,不同研究建議的咖啡適宜飲用量不同,大多為每天1-4杯為宜。建議飲用咖啡與進餐時間最好相隔半小時以上,以免影響食物中的鈣、鐵、維生素B6的吸收。

        八、鈉鹽

        限製鈉鹽攝入不僅可以預防高血壓,也有助於降低心血管病發病和死亡風險。日常生活中應注意烹飪時少放鹽或其他富含鈉的調料(如醬油、味精、魚露等),並控製餐桌上的用鹽量,養成清淡飲食的習慣。我國多個專業學會指南均推薦每天鈉鹽攝入

        九、辣椒素及辣膳食

        辣椒富含維生素C,也含有較高的維生素B、β-胡蘿卜素以及鈣、鐵等礦物質,其活性成分為辣椒素。近期研究均發現,辣膳食有助於增加鹽味覺,減少攝鹽量、降低血壓,降低心血管病和全因死亡風險。

        如果能遵從以上的膳食建議,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會大大減低,除了這些,戒煙戒酒、積極參加體力活動、保持健康體重和健康體脂,也可以從很大程度上降低心血管病風險。

        如果已經患有心血管病,在日常生活中更是要萬分小心,以免突發不可挽回的意外,最凶險的莫過於突發心梗,但有很多患者並不知道什麼情況下才會發生心梗,以至於發作時搶救時間緊促。

        從這點上看,其實可以借助相關設備提前預警,例如便攜式的心電監測設備,市麵上的很多智能手環都具有這種功能,能檢測到心率變化,能讓患者更輕鬆簡便的記錄,從目前了解到的情況來看,曼森伯格的PSD濾波技術在心電監測中更勝一籌,PSD濾波技術應用於高頻心電領域,更能準確的識別心室晚電位信號,及時發現異常情況並發出預警信號,降低危險係數,對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來說這一個不錯的選擇。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