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

談主動脈手術圍術期管理

作者:張海濤 來源:醫學論壇網 日期:2018-08-28
導讀

         每個髒器都支持,尋找平衡點保證整體利益

關鍵字:  主動脈 | 圍術期 | 心血管 

        每個髒器都支持,尋找平衡點保證整體利益

        主動脈疾病是心血管疾病中最凶險、需要及時手術治療,是術前、術中、術後可能出現並發症最多的疾病。

        阜外醫院張海濤教授指出,主動脈夾層常常合並灌注不良綜合征,因動脈涉及全身,因此任何髒器均可出現問題,任何髒器出現問題均不奇怪。

        灌注不良綜合征嚴重影響患者生存率,從形態學上,血管分支灌注不良分為靜態、動態兩類。靜態的分支夾層累及分支血管起始段,有可能有血栓,導致血流壓力衰減,動態的分支受累,像窗簾一樣導致血流受限,在外科處理缺血上需要注意,盡量維護患者真腔供血。張海濤教授表示,循環管理的目標為維護心功能、確保重要髒器的血流灌注,避免高血壓導致的出血及髒器損傷或夾層再次進展。

        預防截癱方麵,脊髓與腦組織不同,對脫水藥不敏感,降低髓內壓以引流為首選,術後維持灌注壓,腦脊液引流很重要,成為其發生的重要原因。但是即使如此,截癱從目前的外科技術來講有時無法避免,即使應用了所有的推薦治療,主動脈手術後應用CRRT治療的急性腎功能不全的預後相對較好,死亡率為10%~20%,一過性腎缺血或短時間低灌注導致的急性腎衰病程短、預後好。即使應用CRRT治療,死亡率不高,嚴重腎缺血或腎毒性作用導致腎小管壞死,病程長,需要1~3個月的恢複期,可遺留或不遺留腎功能受損,但死亡率顯著增高。

        張海濤教授強調,監護主動脈圍術期患者時,要把每一例患者看成一個潛在危險的發生者,實行全麵監護,從中尋找出可能的危險因素,並將其控製在萌芽之中,要使損傷減低到最小,預測其下一步可能發生的危險,盡早預防,使其整體收益最大,總體應該實行中庸的方法,這是多髒器功能不全階段的核心(即整體平衡原則),每一個髒器都需要支持,應在它們之間尋找一個平衡點保證整體利益,而不是某個髒器的治療效果。保證正常休息,維護好內外屏障,積極有效髒器支持,防範於未然,在開始就對其進行各係統的嚴密觀察,有異常及時、盡早處理,盡早開發胃腸道,防止菌群失調和移位,同時減少“感染”在多髒器功能不全中的加速作用。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