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

日本進行首例再編程幹細胞角膜手術

作者:佚名 來源:中國科學報 日期:2019-09-12
導讀

          一名四十多歲的日本婦女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用重新編程的幹細胞修複角膜的人。 在 8 月 29 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大阪大學眼科專家 Kohji Nishida 表示,這名婦女患有一種疾病,導致其修複角膜(覆蓋並保護眼睛的一個透明層)的幹細胞消失。這種情況會使患者視力模糊,並可能最終造成失明。

關鍵字:  角膜手術 |  |  

        一名四十多歲的日本婦女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用重新編程的幹細胞修複角膜的人。

        在 8 月 29 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大阪大學眼科專家 Kohji Nishida 表示,這名婦女患有一種疾病,導致其修複角膜(覆蓋並保護眼睛的一個透明層)的幹細胞消失。這種情況會使患者視力模糊,並可能最終造成失明。

        為了治療這名婦女,Nishida 說,他的團隊利用誘導多能幹(iPS)細胞製造出了角膜細胞的薄層。這些細胞是通過將來自捐贈者的成熟皮膚細胞重新編程為胚胎樣狀態得到的。它們之後可以轉變成其他類型的細胞,例如角膜細胞。

        iPS 細胞是通過對成熟體細胞 “重新編程” 而培育出的幹細胞,擁有與胚胎幹細胞相似的分化潛力。與利用患者本人 iPS 細胞相比,用異體 iPS 細胞培育成組織細胞後再移植,所需費用和時間會大幅減少,因此相關研究在醫學界備受關注。

        Nishida 說,自從一個月前接受移植以來,這名婦女的角膜依然很清晰,並且視力也有所改善。

        目前,眼角膜受損或發生病變的患者通常使用已去世捐贈者的角膜組織進行治療,但在日本,等待移植此類組織的患者的名單很長。

        日本在批準 iPS 細胞的臨床應用方麵走在了世界前列。京都大學幹細胞生物學家山中伸彌曾因這項研究獲得了諾貝爾獎。

        日本醫生還曾使用 iPS 細胞在很多醫療領域進行了研究。

        第一項試驗是利用從 iPS 細胞中提取的視網膜細胞取代因與年齡相關的黃斑變性(AMD)而受損的眼組織。該試驗於 2014 年啟動,由神戶日本理化學研究所發育生物學中心的 Masayo Takahashi 主持。最初報告說,AMD 的治療是安全的,盡管有報道稱發生了不良反應。

        在 2018 年早些時候,大阪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有條件獲批開展一項基於 iPS 細胞的試驗,對局部缺血性心髒病展開研究。同年年底,京都大學宣布,該校研究人員開展了利用 iPS 細胞治療帕金森氏症的臨床試驗,向一名患者腦部移植了由 iPS 細胞培養的神經祖細胞。這種療法在全球尚屬首次使用。

        日本厚生勞動省批準 Nishida 對 4 名患者進行這種手術。他正在計劃今年晚些時候實施下一例手術,並希望 5 年後能在診所裏進行這樣的手術。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