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

【衡道丨專欄】細胞那些事:教你讀懂一份甲狀腺細針穿刺報告

作者:衡道病理 來源:衡道病理 日期:2023-08-30
導讀

         隨著甲狀腺超聲體檢的普及,越來越多的甲狀腺器質性問題被檢查出來。絕大多數的甲狀腺疾病都是良性病變,並不需要手術幹預,那麼不損傷甲狀腺組織的高靈敏及高準確性的檢查手段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甲狀腺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簡稱甲狀腺FNA)是近年來被廣泛運用的微創檢測手段,因其操作迅速、微創、準確性高、可重複操作而被廣大醫生及患者接受。 作為細胞病理醫生與患者及臨床醫生重要的溝通橋梁,甲狀腺FNA的書麵報告

關鍵字:  甲狀腺 

        隨著甲狀腺超聲體檢的普及,越來越多的甲狀腺器質性問題被檢查出來。絕大多數的甲狀腺疾病都是良性病變,並不需要手術幹預,那麼不損傷甲狀腺組織的高靈敏及高準確性的檢查手段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甲狀腺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簡稱甲狀腺FNA)是近年來被廣泛運用的微創檢測手段,因其操作迅速、微創、準確性高、可重複操作而被廣大醫生及患者接受。

        作為細胞病理醫生與患者及臨床醫生重要的溝通橋梁,甲狀腺FNA的書麵報告裝載的是細胞病理醫生需要向患者以及患者的臨床診治醫師傳遞的病理診斷信息。因此,如何看懂一份甲狀腺FNA報告,對於患者來說就顯得極為必要了。

        在目前實際臨床工作中,甲狀腺FNA報告主要分為兩種:一種為格式化報告,一種為描述性診斷報告。

        格式化診斷報告因格式統一、報告簡潔、有較好的對應臨床處理方案而被大多數醫院接受采納,目前公認的評判標準是2017版甲狀腺細胞病理學Bethesda報告係統,就是世界範圍內較為統一的報告版本。

        而描述性診斷報告是較早應用於甲狀腺FNA報告,延用於常規非婦科細胞學報告方式,報告結構先是描述塗片鏡下細胞形態,然後給出一個考慮意見以及針對臨床診治的建設性意見,這類報告一般沒有固定的格式,多數情況下都是病理細胞診斷醫師與臨床協商固定好相應的報告-臨床處理方案的模式。但這樣的報告方式在Bethesda報告係統誕生後已經逐步被取代了。所以本文主要依據Bethesda報告係統為大家解讀理解甲狀腺細針穿刺報告。

        Bethesda報告係統(2017版)將報告類別分為六類,以羅馬序數標識,例如“Bethesda Ⅱ”表示結節被診斷為良性。

        具體分類如下表:

        診斷Ⅰ類,可分為兩種情況:

        ① 超聲提示結節為囊性(包括膠質囊腫及出血囊腫),鏡下所見抽吸物為膠質或組織細胞,未見或僅可見個別良性上皮細胞(全片不足90個),若超聲發現囊性結節有懷疑的點位(如砂礫狀鈣化),則需要重新穿刺。若穿刺物為膠樣液體,可基本考慮為良性膠質結節,可定期超聲隨訪。

        ② 超聲提示實性結節,但因為一些原因如結節過小、結節周邊有較大鈣化、結節周邊有繞不開的血管等導致穿刺物鏡下觀察未找到明顯或僅個別上皮細胞(全片不足90個)。

        診斷Ⅱ類,即考慮為良性病變、結節。包括甲狀腺炎症類病變如橋本甲狀腺炎、亞急性甲狀腺炎等,結節性甲狀腺腫(包括腺瘤性結節、膠質樣結節等)。

        診斷Ⅲ類,意義不明確的細胞非典型病變或者意義不明確的濾泡上皮病變。個人從業經驗理解,就是細胞特點中沒有足夠的證據撐起或者偏向惡性診斷,但是也無法歸類於良性範疇,遊走於兩者中間。對於這類結果的最佳處理方案是複穿,尋找更多的診斷依據。當然,如果患者不願意複穿,且本次取樣細胞量評估充足的話,分子檢測也是一個非常好的篩選方案。

        穿刺圖片(下)示大部分為良性甲狀腺上皮細胞表現,其內突見個別細胞核呈核內假包涵體改變,無足夠明確惡性依據卻又不能完全排除惡性腫瘤

        (注:該例後續行Braf分子檢測提示突變型)

        診斷Ⅳ類,濾泡性腫瘤(包括許特萊細胞型)/疑為濾泡性腫瘤(包括疑為許特萊細胞型),這是一組較為特殊的腫瘤,即組織學中的濾泡性腺瘤(或濾泡性癌)或嗜酸細胞腫瘤。

        分兩部分解釋:濾泡性腫瘤/疑為濾泡性腫瘤定義即FNA標本由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組成,大部分細胞的排列方式變化較大,特征性表現為細胞排列較為擁擠,且可見微濾泡結構形成。特別強調一點是,如果考慮Ⅳ類診斷,那麼濾泡上皮細胞核應該缺乏核內假包涵體、核溝以及其排列方式缺乏真性乳頭結構等明顯有乳頭狀癌(PTC)的特征。另,對於“微濾泡”一般共識為由5~15個濾泡細胞緊密圍繞至少2/3圈,細胞胞漿稀少甚至缺如,核深染、染色質可呈顆粒狀。

        對於Ⅳ類診斷,由於濾泡性腫瘤有10~40%病例在術後組織病理診斷為濾泡性癌,因此建議以腺葉切除為首選治療方案。若患者對於手術有顧慮,亦可建議行甲狀腺8基因分子檢測,若發現有異常突變,亦須行手術切除治療。

        另一種Ⅳ類樣本為許特萊細胞型濾泡性腫瘤,即嗜酸細胞型,這一類較為特殊,穿刺塗片中細胞多為散在分布,胞質較為豐富、內可見嗜酸性細顆粒(HE染色),細胞核大小不一、偏中心、可見核仁,常可見雙核細胞。臨床處理同一般型濾泡性腫瘤/可疑濾泡性腫瘤。

        診斷Ⅴ類,可疑惡性腫瘤,但可疑濾泡性惡性腫瘤不在此列。當部分細胞學形態特征強烈提示惡性腫瘤,但又不足以明確診斷時,應歸類為可疑惡性腫瘤。雖字麵顯示“可疑”,其形態學上更向惡性腫瘤傾斜。

        可疑惡性腫瘤(Ⅴ類)的表現形式有:

        ① 細胞量充足,其中異常細胞僅存在一項或兩項惡性腫瘤細胞核特征,缺乏足夠診斷的核特征表現,處於無法排除惡性但又無法明確惡性的層麵。如查見異常細胞核具有核溝、核膜增厚,但缺乏明顯的乳頭狀結構、核擁擠、核內假包涵體等特征。因諸如橋本甲狀腺炎、亞急性甲狀腺炎細胞亦偶可查見核溝表現,故僅單憑某一兩項特征是無法確定乳頭狀癌的,需給予“疑為惡性”的診斷。

        ②異型細胞雖然形態特征有了,但無奈量過少,不足以給診斷者以下明確診斷的信心,隻能以“疑為”下之。細胞學診斷需要足夠的、明確特征的診斷細胞量予以支撐。

        對於“Ⅴ類”診斷,在樣本量充足的情況下,臨床首選分子病理檢測,查看關鍵性分子標記物有無突變,再定相對應的臨床處理。若樣本量不足,則需要重穿獲取更多樣本檢測。

        診斷Ⅵ類,Bethesda診斷係統最高等級,肯定的惡性診斷。這裏不在贅述,臨床手術處理就是了。

        手術處理有兩種方式:

        ① 腺葉切除,包括開頸切除(傳統手術方案)和微創切除(可經腋窩或經胸乳暈處等);

        ② 超聲微波消融手術。

        兩種方式各有利弊,需要結合患者意願、臨床檢查、患者身體狀況等綜合考慮決定。

        以上粗略介紹了目前使用最為廣泛的甲狀腺細針穿刺細胞學診斷報告係統,希望能給患者朋友以及初步涉及該項檢查的臨床醫師、病理醫師一點幫助。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