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

吳一龍教授:肺癌腦轉移靶向藥登上ASCO,血腦屏障透過率100%!

作者:韓雪靜 來源:醫學論壇網 日期:2023-06-26
導讀

         在2023年度的ASCO會議報道中,廣東肺癌研究所的吳一龍教授團隊公布了一項最新研究:一線 Zorifertinib(AZD3759)與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治療EGFR-突變型(EGFRm+)非小細胞肺癌(NSCLC)伴中樞神經係統(CNS)轉移的隨機3期試驗。 該臨床研究填補了中樞神經係統轉移性EGFR-突變型非小細胞肺癌靶向治療領域的空白,為該領域患者的治療帶來了殷切的希望。

在2023年度的ASCO會議報道中,廣東肺癌研究所的吳一龍教授團隊公布了一項最新研究:一線 Zorifertinib(AZD3759)與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治療EGFR-突變型(EGFRm+)非小細胞肺癌(NSCLC)伴中樞神經係統(CNS)轉移的隨機3期試驗。

 

該臨床研究填補了中樞神經係統轉移性EGFR-突變型非小細胞肺癌靶向治療領域的空白,為該領域患者的治療帶來了殷切的希望。

 
01
腦轉移一度成為NSCLC患者治療難題
 
 
肺癌目前仍然是病死率最高的惡性腫瘤,其中非小細胞肺癌(NSCLC)占85%以上[1]中樞神經係統轉移是EGFRm+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常見轉移部位,也是EGFRm+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主要治療難題,大約30%~60%的患者會在不同階段出現中樞神經係統轉移。晚期患者初診時約四分之一已存在中樞神經係統轉移,約一半的患者在3年病程中會發生中樞神經係統轉移。
 
然而,絕大多數EGFR-TKI藥物都為難以通過血腦屏障,顱內的藥物濃度非常有限,所以無法有效控製顱內轉移病灶。由於缺乏有效療法,疾病進展快且預後差,治療選擇少,患者生存期短,生活質量較低。
 
02
新一代EGFR-TKI藥物成功 KO 一代肺癌神藥
 
 
Zorifertinib是專為治療伴中樞神經係統轉移的EGFR敏感突變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設計的新一代EGFR-TKI藥物,其具備強效的血腦屏障穿透能力,可以100%透過血腦屏障,在腦脊液、腦組織中可達到與血漿中相近的藥物濃度
 
本次入選ASCO會議的Ⅲ期研究是首個開放標簽、多中心、隨機對照試驗,旨在對比Zorifertinib與第一代EGFR TKIs治療EGFRm+ (L858R和/或外顯子19Del) NSCLC合並中樞神經係統轉移患者的療效和安全性。
 
試驗共有439名患者參加,所有成年患者以1:1的比例隨機接受Zorifertinib (200 mg,BID)或第一代EGFR TKIs(對照組,吉非替尼250 mg/厄洛替尼150 mg,QD)治療。主要終點是無進展生存期(PFS)。
 
(1)整體抗腫瘤效果:
 
Zorifertinib組的中位PFS明顯優於對照組,疾病進展或死亡風險降低28%(9.6個月[95% CI 8.2-9.7] vs. 6.9個月[95% CI 6.3-8.0];HR 0.719,95% CI 0.580-0.893;P=0.0024)。客觀緩解率(ORR)在佐利替尼組為68.6%,在對照組為58.4%(P=0.027)。佐利替尼組的中位緩解持續時間(DoR)有延長的趨勢(8.2個月 vs. 6.8個月;P=0.0997)。總生存期數據尚不成熟。
 

圖1:研究主要終點(PFS)數據

2研究客觀緩解率(ORR)、緩解持續時間(DOR)數據
 
(2)顱內病灶控製情況:
 
無論是由研究者還是盲態獨立中心(BICR)評估,或無論評估標準采用實體瘤療效評價標準(RECIST 1.1)還是神經腫瘤-腦轉移緩解評估標準(RANO-BM),Zorifertinib組的腦轉移 PFS、ORR和DoR均優於對照組。

3顱內主要終點(PFS)數據

4:顱內客觀緩解率(ORR)、緩解持續時間(DOR數據
 
(3)安全性角度:
 
兩組之間任何級別治療相關不良事件(TRAEs)的發生率相似(97.7% vs 94.0%)。其中3級TRAEs發生率分別為65.9% (Zorifertinib)和18.3%(對照組),主要TRAEs包括皮膚和皮下組織類疾病、胃腸道反應和肝功能異常,並沒有出現新的不良安全事件。
 
吳一龍教授指出,新一代藥物Zorifertinib的出現,為腦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治療問題提供了新的可能。
 
03
AZD3759 既往I期和II期臨床研究顯示抗腫瘤療效佳
 
 
Zorifertinib在I期和II期臨床研究中均顯示出良好的全身和顱內抗腫瘤活性。
 
I期臨床試驗BLOOM研究結果證實:顱內ORR可達83%,顱外ORR可達72%。在既往接受過EGFR TKI治療的腦膜轉移患者中,ORR可達到28%,疾病控製率(DCR)可達到78%。
 
II期TRUMP試驗數據:所有患者都有腺癌和腦轉移。在200mg劑量組(200mg 一天兩次),患者的ORR為80%,中位PFS為15.8個月,DCR為93.3%。
 
03
小結
 
 

AZD3759-003(EVEEST)是第一項隨機、對照、開放標簽的跨國研究,專門針對EGFRm+NSCLC和中樞神經係統轉移患者未滿足的醫療需求而設計;

 

與第一代EGFR-TKls相比,一線Zorifertinib表現出優越的全身和顱內抗腫瘤療效,顯著延長了整體和顱內PFS;

 

Zorifertinib對PFS的獲益在所有分析的亞組中都是一致的,包括攜帶EGFR L858R突變的患者和顱內腫瘤負荷較高的患者;

 

Zorifertinib的安全性符合預期(最常見的是皮疹、腹瀉和肝功能異常),可以控製;沒有發現新的安全信號;

 

Zorifertinib為EGFRm+ NSCLC和中樞神經係統轉移患者提供了一種新的、經過充分驗證的一線選擇。

 
 
參考文獻
[1] Siwei Zhang, Kexin Sun, Rongshou Zheng et al.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China, 2015.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Center 2021;1:2-11
 
 
 
本文首發:oncology論壇

作者:韓雪靜

審校:唐穎

分享: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