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

中國醫學科學院赫捷/孫楠揭示了非小細胞肺癌中吡咯替尼耐藥的潛在機製

作者:iNature 來源:iNature 日期:2023-01-15
導讀

         肺癌仍然是全球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80-90%是非小細胞肺癌(NSCLC)。在2-3%的NSCLC患者中,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 (HER2)的突變已被確定為致癌驅動因素。

        肺癌仍然是全球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80-90%是非小細胞肺癌(NSCLC)。在2-3%的NSCLC患者中,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 (HER2)的突變已被確定為致癌驅動因素。然而,盡管HER2靶向治療方案對乳腺癌有顯著改善,但HER2作為晚期NSCLC的治療靶點的報道很少。

        2023年1月13日,中國醫學科學院赫捷及孫楠共同通訊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IF=38)在線發表題為“Single-cell analysis reveals the potential mechanisms of pyrotinib resistance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的研究論文,該研究利用單細胞分析揭示了非小細胞肺癌中吡咯替尼耐藥的潛在機製。

        最近,一種針對EGFR和HER2的新型口服、不可逆泛HER酪氨酸激酶抑製劑(TKI) 吡咯替尼已顯示出對HER2突變型nsclc的抗腫瘤作用。此外,一項體外研究發現,連續暴露於吡咯替尼後獲得性耐藥,表明耐藥性也可能限製吡咯替尼治療的長期結果。因此,了解吡替尼耐藥機製對其臨床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盡管基於批量測序已經確定了幾種假定的耐藥機製,但這些傳統策略在治療過程中檢測克隆進化的能力有限。如今,單細胞RNA測序(scRNA-seq)已經成為一種很有前途的方法,可以分析大量單個細胞的轉錄組特征,使作者能夠解決腫瘤內異質性,了解腫瘤微環境,並識別罕見群體。此外,還進行了scRNA-seq來分析抗癌治療過程中轉錄組特征的動態,並揭示癌症的耐藥機製。

        不同樣本和集群中受不同調控的癌症標誌途徑

        該研究從每個樣品中抽取約8000個細胞進行測序,並在質量控製後共納入41804個細胞進行進一步分析。與其他使用scRNA-seq的類似研究相比,該研究包含了更多用於後續分析的細胞。通過大量的單細胞,該研究確定了一個小但關鍵的亞群,其特征是上調的EMT和血管生成途徑。然而,該研究仍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進行功能研究以了解已識別的耐藥基因和途徑的機製作用。此外,進一步驗證免疫相關發現還需要在腫瘤微環境下進行更多涉及動物或患者活檢的研究。

        總之,該研究的分析首次通過單細胞測序揭示了NSCLC細胞對吡咯替尼給藥的轉錄組進化。該研究已經確定了具有異常調控基因和通路的重要持久亞群,為非小細胞肺癌中吡咯替尼耐藥的潛在機製和吡咯替尼反應生物標誌物的開發提供了新的見解。

        原文鏈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392-022-01226-1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